孔雀藍是釉色的一種,又叫法藍,和金屬工藝品中的景泰藍一樣,它是一種以銅元素為著色劑的瓷器工藝,以數量稀少而著稱。今天就讓天津藝術品收藏公司的小編介紹一些關于孔雀藍釉的知識。
“孔雀藍釉”是西亞的一種傳統釉色。其產品在唐宋商業交流中被帶到中原,先后在金元窯生產。從金元產品的工藝來看,13世紀磁州窯系統擁有相對較高水平的翠藍器皿,許多繪得精美的“翠藍黑花”器皿至今仍存在。

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,孔雀藍釉瓷傳入,可以追溯到福建五代時期劉樺墓出土的三個孔可蘭釉陶瓶。
從劉樺墓中出土的三個孔可蘭釉陶瓶都是小口的、大腹便便的,形狀像直立的橄欖。瓶子表面涂有介于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釉色,釉層相對較厚。學術界稱這種釉色為“孔雀藍釉”或“孔雀綠釉”。就其起源而言,它與當時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海外運輸和貿易密切相關。福建五代時期,王申智等統治者積促進海外貿易,“從海上吸引蠻族商人”因此,福州、泉州等地的貿易港口形成了“填郊區、溢邊、撞樞紐、揉肩”的繁榮景象。
以上就是天津藝術品收藏公司為您介紹的關于孔雀藍釉的知識,由于這種藏品存世的數量較為稀少,如果您有幸能夠遇見,可要好好注意了,當然想了解更多藝術品收藏的資訊,歡迎您持續關注我們的網站或致電咨詢我們。